何为谶诗,可以理解为作者的命运就藏在他的诗句里。
谶诗之说,由来已久,北宋僧人惠洪在《冷斋夜话》中对此有过论述:言为心声,所以有些诗句之中含有精气神,乃至于气运,由此可能对命运产生影响,因此诗句“夫气之夺人,百种禁忌”,比如富贵中不得言贫贱事,少壮中不得言衰老事,健康中不得言疾病死亡事。倘若在诗句中违反了这个规则,便可以称之为诗谶。
当然,也有人反对这种观点,比如洪迈在《容斋随笔》中以白居易为例,白乐天十八岁时写过一首绝句“久为劳生事,不学摄生道。少年已多病,此身岂堪老?”但他活了七十五岁。
但实际上,因为命运的捉弄,以及文人喜欢用诗来表达忧愁,导致大量谶诗的存在,让人情不自禁地感叹诗句可能真的存在预言属性。
1、简文帝
南梁简文帝萧纲《寒夕诗》云:雪花无有蒂,冰镜不安台。”又咏月云:“飞轮了无辙,明镜不安台。”后世人把这两句诗都看成了诗谶,无蒂者,无帝也。不安台者,台城不安(侯景之乱,台城陷落,萧纲沦为阶下囚)。轮无辙者,以邵陵名纶,空有赴援名也。(邵陵王萧纶曾经率军讨伐侯景,但并未成功。)
2、潘安
晋代首富石祟盖了一所大院落,称之为金谷园。他常常在这里宴请宾客好友,而潘安就是其中一之,还曾经写下《金谷集》,其中有一句“投分寄石友,白首同所归。”后来孙秀得势,在一天之内,将石祟和潘安分别逮捕,先后押赴刑场,刑场上两人相见,石祟对潘安感慨道想不到你也来了。潘安说“可谓‘白首同所归’矣。
3、薛道衡
关于此人,历史上传诵最广的便是他写了一句“空梁落燕泥”,惹得隋炀帝嫉妒不已,随即起了杀心。欧阳修评价这一句说算不得什么绝妙之句,何至于天子杀臣子?后世人道出了缘由,此诗并非绝响,只不过是作者的诗谶罢了。而且他的诗谶不止一次,还有一句“庭草无人随意绿”,同样大凶。
4、隋炀帝
隋朝末年,杨广在扬州盖了一座迷楼,有个宫女吟了一首歌谣:
河南杨柳树,江北李花营。
杨柳飞绵何处去,李花结果自然成。
隋炀帝在此楼写了一首《凤艒歌》:
三月三日到江头,正见鲤鱼波上游。
意欲持钩往撩取,恐是蛟龙还复休。
鲤谐音李,后人解释为李唐兴起之兆。
杨广还在这座楼里写过一首《索酒歌》:
宫木阴浓燕子飞,兴衰自古漫成悲。
他日迷楼更好景,宫中吐焰奕红辉。
后来,这个迷楼被李唐官兵所烧毁,正应了“宫中吐焰奕红辉”之句。
5、刘希夷
他的代表作为《白头吟》,其中有一句:“今年花落颜色改,明年花开复谁在”,写完便后悔不已,感叹说这一句和潘安石祟的“白首同所归”有何不同?(有如诗谶,很不吉利)。于是修改为“年年岁岁花相似, 岁岁年年人不同。”修改之后,再次感慨说这一句依然属于诗谶,若不是命中注定,岂能如此。于是将这两句都保留了下来,这首诗写完后不到一年,便被杀身亡(有人说凶手是宋之问。)
6、骆宾王
他写过一篇《帝京篇》,里面有一句:“倏忽搏风生羽翼,须臾失浪委泥沙”,后来与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,兵败不敌,据说投江水而死。此诗句正好应了所有结果,所以有人说“此其谶也”。
7、崔曙
崔曙考中进士之后,在类似殿试的场合内写了一首《奉试明堂火珠》,里面有一句:“夜来双月满,曙后一星孤。”唐明皇大为赞赏,取为头名,可惜第二年他就病故,只留下一个孤女,巧的是他的女儿叫做“星星”,后来人们都说,这首诗就是谶语,妥妥的预言诗。
8、孟郊
孟郊进士及第时,写下一首诗:
昔日龌龊不足嗟,今朝旷荡思无涯。
春风得意马蹄疾,一日看尽长安花。
此诗流传甚广,当时便有人私下议论,长安花多,岂能一日看完,足见其人要么穷困,要么局促,气度窘促,果不其然,孟郊一生不得志,也未曾高升,诗谶之言,谁敢不信?
9、李贺
李贺写过《南园》十三首,第四首为:
三十未有二十馀,白日长饥小甲蔬。
桥头长老相哀念,因遗戎韬一卷书。
后世人评价说:李长吉于二十七岁时身故,恰恰应了第一句,三十不足,二十以上。而且我们都知道,李贺诗中多诡异,阴森分明,鬼气十足,在古人眼里,这都算不得吉兆。
10、周朴
唐朝末年诗人,当时享有一些名声和威望,他写了一首咏蝶诗,其中有这样一句:
可怜黄雀衔将去,从此庄周梦不成。
周朴的结局,被黄巢所杀,正应了诗意,后世人皆认为此诗为谶语。
11、李煜
李后主写过一首《落花》,其中有“莺狂应有限,蝶舞已无多”,不久之后,南唐亡国。
在《五代诗话》中记载过一则故事,李后主投降赵宋之后,被封为陇西公,有一天大醉,写了一句“万古到头归一死,醉乡葬地有高原”,醒酒之后看到此诗,大为后悔,不久之后,身故。
古籍中有篇记载:南唐派特使徐铉前往宋朝,想比试诗文,徐铉朗诵李后主词作时,宋太祖笑道:此寒士语也,吾不为之(这是穷书生的调调,我才不这样)。当年我还没有功名时,走在华阴道上,看到月挂中天,也想出了一句诗,未离海底千山暗,才到中天万国明。徐铉闻之,不觉骇然。暗中惊叹宋太祖虽然对诗文没有兴趣,但却写得如此雄健。
12、宋祁
作为新唐书主编之一,宋祁可谓名满天下,他曾经写过一首落花诗:“香随蜂蜜尽,红入燕泥干”,不久之后,身故离世。当时人们都认为,诗谶之说,盖有之矣。
13、苏东坡
苏轼游金山寺,诗云:“我家江水初发源,宦游直送江入海。”《中山松醪赋》有一句:“遂从此而入海,渺翻天之云涛。”不久之后,便被贬到了惠州,儋州,竟然真的入了海,因此后人普遍认为,这几句都预言了东坡晚年南迁之事。
他还写诗赠与潘谷(古代制墨大宗师),里面有一句“一朝入海寻李白,空看人间画墨仙”,后来潘谷因为醉酒太过,掉在水里,于醉梦中淹死。世人对此都表示惊奇,写诗预言自己还则罢了,还能预言别人,“固不自谶,且又谶杀潘谷耶!”
元祐元年,他为朋友戴蒙入蜀送行,特意写了一首诗,里面有“莫欺老病未归身,玉局他年第几人”之句,十五年后,宋徽宗继位时,大赦天下,他被放还,领命去成都玉局观主事,果然又应了诗谶。
14、秦观
北宋绍圣元年,秦观被贬至杭州,途中写过一首诗:
俯仰觚棱十载间,肩舟江海得身闲。
平生孤负僧床睡,准拟如今处处还。
诗写完之后不久接到命令,他被贬处州酒监税,后人皆说此为诗谶。绍圣二年,有一次喝得大醉,他写下一首词《好事近》,结尾为:
醉卧古藤阴下,了不知南北。
秦观卒于藤州的光华亭上,果然应验了诗句。据周紫芝所说,他有个朋友在藤州做官,据此人所说,秦观重病后,某一日洗漱干净,走上光华亭,手持白玉杯,命下人掬一杯江水,饮尽之后再无声息。
15、陈师道
至少在宋朝时期,陈师道是著名诗人,而且还是江西诗派的三宗之一,他写过《题明发高轩过图》,其中有一句“晚知书画真有益,却悔岁月来无多。”诗成之后数月,陈师道身故,当时的知情人都说这一句便是诗谶。
16、寇准
寇准当年曾经在梦中得到一句诗:渡海只十里,过山已万重。许多年后,他被贬到雷州,渡海之时,才发现当年的这首诗竟然一诗成谶。
17、范仲淹
范文正公有一首《咏月》,里面有一句:“已知千里共,犹讶一分亏。”他的职务最高为参知政事,官职为二品。
18、张咏
晚年居住在淮阳郡,某一日,前往赵氏西园游玩,写了一首诗,里面有一句:方信承平无一事,淮阳闲杀老尚书,一年之后,身故。时人谓之诗谶也。
19、宋徽宗
宣和元年,宋徽宗驾幸道德院(那里长了一株金色的草),蔡京写了一首诗,他和了一首诗,和诗为:
道德方今喜迭兴,万邦从化本天成。
定知金帝来为主,不待春风便发生。
不难发现,诗中有“金帝”“为主”“不待春风”,靖康元年,金军南下,攻破都城,入主中原,从宣和七年冬天开始,直到至京师十一月二十五日城破时,当时的太史还打算制作土牛来倡导春耕,以迎新年,已于事无补。果然应了那些关键词,后人皆言此诗为谶。
宋徽宗曾经在禁苑中种植荔枝,结果后御赐给燕山府王安中,还附了一首诗:
葆和殿下荔枝丹,文武衣冠被百蛮。
思与近臣同此味,红尘飞鞚过燕山。
虽然用杜牧诗里的典故,但如今看来,第二句和第四句,皆成谶语。
20、刘元素
并非名人,记载于周紫芝的诗话中,某日与友人作诗,他的诗作为:
青眼相看君可知,精神浑在艳阳时。
只因嫁得东君后,两泪交垂是别离。
诗成,朋友脸上皆露不悦之色,数日之后,其妻身故,盖诗谶也。
21、朱元璋
朱元璋曾经在醉酒之后吟了一首《咏菊》诗:
百花发时我不发,我若发时都吓杀。
要与西风战一场,满身穿就黄金甲。
且不说此诗与黄巢诗的相似程度,单以预言指数而论,同样比较神奇。菊花开于八九月份,明太祖打败陈友谅在在八月份,降俘张士诚是在九月份,攻克元大都发生在八月份。
22、于谦
咏石灰诗云:
千锥万凿出深山,烈火焚烧若等闲。
粉骨碎身浑不怕,要留青白在人间。
后来因为功施社稷而反被戮杀,亦诗谶也。
23、纪晓岚
在《阅微草堂笔记》中记载过这样一则故事,有一个叫明碄的女子写了一首《花影诗》:
绛桃映月数枝斜,影落窗纱透帐纱。
三处婆娑花一样,只怜两处是空花。
这首诗确实不错,作者自己也比较中意,没想不到第二年她竟然病故。她的丫鬟十八岁时同样身故,让“两处空花”成为了诗谶。连纪大才子都大发感慨,气机所动之时,连作者自己都不会知道。
借用野客丛书里的两句话作为结尾:
1、诗谶之说,不可谓无之,但不可谓诗诗皆有谶也。其应也,往往出于一时之作,事之与言适然相会,岂可以为常哉!
2、竹坡诗话:不知杜少陵如何活得许多岁。
话虽如此,但想起了李白赠送给杜甫的诗:“借问别来太瘦生,总为从前作诗苦”,还有杜甫赠送给李白的诗“痛饮狂歌空度日,飞扬跋扈为谁雄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