两首富含哲理的清明律诗,思今怀古论生死,感人心魄、发人深省

2024-11-03 08:03:05

清明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,自古以来就有无数诗词吟咏。

杜牧一句“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”,让后人每每想到清明,心中便下起了濛濛细雨。

白居易一句“风光烟火清明日,歌哭悲欢城市间”,写尽了清明祭扫祖先的习俗与人们的悲欢。

陈与义一句“寒食清明惊客意,暖风迟日醉梨花”,写出了羁旅他乡的游子,无法祭拜先祖的清闲与无奈。

韦庄一句“游人记得承平事,暗喜风光似昔年”,则写出了对昔日太平盛世的怀念,人声鼎沸中是帝国悄然的没落。

你记忆里印象最深刻的清明诗是哪一首呢?

宋·黄庭坚《清明》

佳节清明桃李笑,野田荒冢只生愁。

雷惊天地龙蛇蛰,雨足郊原草木柔。

人乞祭余骄妾妇,士甘焚死不公侯。

贤愚千载知谁是,满眼蓬蒿共一丘。

在一个桃红李白的清明佳节,春雷滚滚,惊醒了冬眠中的龙蛇百虫;春风温柔,拂过了桃李盛放的繁花;春雨充沛,滋润了世间万物,使郊野旷原的草木都变得青翠柔嫩。

花草虫鸟似乎都在笑,可看着荒野之中那累累埋骨、处处荒冢,诗人却笑不出来。

因为看到大自然的生机勃勃,便想到人间难逃的死亡命运,黄庭坚触景生情,难掩心中悲凉。

人乞祭余骄妾妇”,典故出自《孟子》。

齐国有一人每次出门都酒足饭饱后归来,然后向妻妾炫耀是富贵之人请自己吃饭,但日常却没有和这样的人家交往。妻子心生怀疑,跟踪他到了外面,发现他是向扫墓者乞讨祭祀后留下的酒饭。

这是一个讽刺小品式的寓言,无情地鞭挞了那些为了追求功名富贵而不择手段出卖灵魂的人。

士甘焚死不公侯”,用的则是介子推的典故,与前者截然不同,他是一个忠君赴义、气节崇高的圣人,也是寒食节(清明前一天)的来源。

春秋时期,晋国的晋献公宠妃骊姬,欲废掉太子申生,改立骊姬之子奚齐为太子,引发内乱。太子申生被陷害致死,公子夷吾和重耳畏惧逃亡。介子推便是跟随重耳的贵族之一,他们在外逃亡19年,风餐露宿,饥寒交迫,备尝“险阻艰难”。在深山之中差点冻饿而死时,为了让重耳活命,介子推割下腿肉给他充饥,可谓忠心耿耿。

重耳登基为晋文公后,大周内乱,他忙着出兵勤王,没有封赏旧日的功臣。有些人主动请赏,介子推却以讨赏为耻,屡屡受到小人攻击,于是便隐居绵山、不食君禄。

介子推隐入山林,晋文公才心生悔意,派人召见介子推受封却无功而返。晋文公亲自带领人马道绵山寻访,因久寻不到,竟听信小人之言,放火烧山。大火烧了三天,介子推也没有出来,而是在熊熊烈火中抱树而死。

晋文公深为愧疚,遂改绵山为介山,并立庙祭祀,由此产生了“寒食节”以作纪念。

在历代文人的笔下,介子推是忠君爱国的典范,他鄙弃功名利禄的气节更为后人所敬慕。

但是黄庭坚觉得,无论是小人还是君子,是贤者还是平庸之辈,都逃不过蓬蒿荒丘,遗骨一土。

千载之后,世人谁还会知道谁贤谁愚?最后留在世间的只不过是满目乱蓬的野草而已。

然而,从介子推逝去到黄庭坚写下此诗,时间也过了四百多年,贤愚高低他还是看得清的。那他为什么会发如此感慨呢?这就要说到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了。

北宋末年,针对王安石变法,朝堂上形成了新派和旧派对立的局面,被称为“元祐党争”。

在这场党争中,苏轼和司马光等人受到了贬谪与驱逐,作为“苏门四学士”之首的黄庭坚为师奔走直言,也略受牵连。

黄庭坚想表达的其实是,不说千载万世之后,即便是活在当下的人,又有多少人能清楚地分辨出眼前人的贤愚呢?忠奸贤愚冤怨节烈终归免不了一抔黄土。

贤愚千载知谁是”,蕴藏的是诗人对苏轼和自己遭贬的不平,对坎坷的政治命运和争斗不休的朝堂,满怀愤懑却无可奈何的悲凉。

这样的悲凉,与黄庭坚受禅宗的浓厚影响是分不开的。蓬勃春景与蓬蒿荒丘形成了如此鲜明的对比,令他的思想不可避免地走向了消极虚无。但同时,他也坚守着自己的人格操守,表达了愿与介子推一样不妥协于世俗的境界。

宋·高翥《清明》

南北山头多墓田,清明祭扫各纷然。

纸灰飞作白蝴蝶,泪血染成红杜鹃。

日落狐狸眠冢上,夜归儿女笑灯前。

人生有酒须当醉,一滴何曾到九泉。

南宋诗人高翥,字九万,号菊磵,浙江余姚人,是江南诗派中的重要人物。

他少有奇志,不屑举业,浪荡江湖,布衣终生,然而却极富才情,尤精于诗。

他擅长以平易自然的诗句写出寻常不经意的景色,细细品读,却蕴藏无限深意。

这首写在清明之日的律诗,通过生与死的对比,点出及时行乐的无奈,充满哀愁的浪漫。

清明本是祭扫祖先的日子,到处都是携着纸钱带着祭品的人们,而诗人却在冷眼旁观。

纸钱焚成灰烬,风一吹,如同白色的蝴蝶漫天飞舞;思念到了极点,眼泪哭干啼出血来,如同鲜红的杜鹃。

日薄西山,人们纷纷离去,四面八方的山头上,静寂的墓田里只有狐狸在坟上睡觉。

那些祭扫之时哭哭啼啼的人们,平日里哪里有一丝一毫的难过呢?还不如坟间的狐狸,即使死了,也要将头对准丘穴的方向!

诗人眼中的世界,诡异又灿烂,充满无数悲哀与伤痛。

他满怀悲凉地回到家,看着温暖的灯光下,孩童们玩闹嬉戏、欢声笑语,忍不住更添几分辛酸。

那些天真无邪的孩子,怎会理解生离死别的痛苦呢?可是终有一天,他们也会长大,也会衰老,也会死去。这是所有人的既定命运,不容任何违背。

狐狸眠冢上”与“儿女笑灯前”截然不同的意境,形成了强烈的冲突感。但对于诗人来说,它们从不同角度给自己的内心增添了愁恨与悲哀,感人心魄,发人深省。

尾联中,诗人劝慰自己,与其沉浸于悲伤,不如和其他人一样,饮酒消愁、及时行乐。

今朝有酒今朝醉,若待明朝魂归九泉,那祭祀的酒,又哪有一滴可以落入自己的口中呢?

这是故作旷达之语,实则充满了对死亡的畏惧,对世界的留恋,以及对不可解的命运的茫然。

高翥一生游荡于江湖之上,晚年贫困潦倒,屋无一间,田无半亩。72岁那年,游淮染疾,死于杭州西湖,安息于湖山之间。

仿佛如同一句谶语,他生命的结局也暗合了这样充满矛盾的思索,坦然与不甘共存,豁达与遗憾同在。

相关推荐